Monday, August 16, 2010

傳道書第7章 1 - 14

1. 列出 7:1-14 中幾對的對比用字:
a) 死 : 生
b) 遭喪的家 : 宴樂的家 (快樂的家)
c) 憂愁 : 喜笑 (喜樂)
d) 智慧人 : 愚昧人
e) 責備 : 歌唱
f) 終局 : 起頭
g) 存心忍耐 : 居心驕傲
h) 曲 : 直
i) 亨通 : 患難

2. 那麼智慧人與愚昧人的價值觀有甚麼分別呢? 為甚麼呢?
愚昧人追求喜笑, 流連於快樂之家
智慧人明白憂愁隨時會來臨, 在遭喪之家意識到死亡的事實.

7:2 提到愚昧人與智慧人一樣要面對死亡. 但智慧人會在遭喪之家想及死亡的事實, 並能接受它, 從而再沒有死亡的恐懼. 因為有悲哀才會知道歡樂的寶貴; 分散才能明白團聚的難得; 害病才感到要珍惜健康. 在遭喪之家的人容易領悟這道理, 況且那正是一個思考生, 老, 病,死問題的美好時刻. 所以智慧人寧可選擇這時刻,

3. 在7:5-6, 傳道者為何會有如此說法? 那麼我們是否只責備不讚美以顯得自己有智慧呢?
附1: “歌唱” 應解作 “讚美”
附2: “愚昧人的笑聲, 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” 是當時流行的諺語. 古代近東社會, 常用炭作為燃料, 不但耐燃, 而且熱力旺盛; 荊棘卻容易燒盡, 熱量少, 且發出很大爆聲.
“智慧人的責備” 可能是忠言逆耳, 卻對受責者有益, 出自愛心的管教. 因為敢於責備你的, 才是愛你的. “坦白的責備, 勝過暗中的愛” (箴27:5 新譯本)
“愚昧人的讚美” 雖悅耳, 但燒荊棘的爆聲, 聲音大而毫無價值.

當要以愛心說誠實話. 只說話, 可能會流於虛偽, 變成唱歌. 只說誠實話, 可能只有責備, 卻欠缺愛心的管教. 唯有愛心說誠實話才是智慧人的表現.
所以要成為智慧人, 便要不怕接受別人的責備, 也盡責勸勉別人, 並以愛心說誠實話.

4. 7:8 說到 “事情的結局勝於開端” (新譯本), 你會如何演繹呢? 可有例子?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這點, 會有甚麼問題呢?
萬事起頭難 ,開創新基業, 必會遇到很多不可預測的事情, 不禁令人焦慮
事情的終局也就是一切都被揭露出來, 大勢已定, 人不用為事情焦慮了.
而過程中必要有耐心.

a) 只會著眼於開始, 卻無想過如何去完成, 以致無法完成.
b) 稍有成果就居心驕傲, 稍遇挫折就心裡急躁惱怒
c) 在過程中常常想用不正當的方法 (勒索, 賄賂) 走捷徑, 或是單單戀舊而不前進

5. 在7:10中的問題, 你有否同樣問過呢?

6. 當面對不同的景況, 7:13-14 會給你甚麼的提醒呢?
附: “曲”可指環境中的困難
神: 是一切生命的主宰, 神有衪的計畫和作為. “遇亨通的日子” 和 “遭患難的日子”, 皆在神手中
人: 人不能與神相比, 人有一定的限制, 無法改變神的計畫和作為, 而且不能完全把握人生的真正目標和意義, 所以人應當在亨通的日子享受幸福, 在患難的日子反省自己, 吸取生活的教訓

結語:
真正的智慧人是有不同的價值觀, 他們會思考人生的問題, 不會只追求享樂. 他們以愛心說誠實話, 接受別人的責備, 也盡責勸勉別人. 他們知道事情的結局勝於開端, 亨通與患難皆在神手中. 他們是謙虛一點, 不自誇比別人強, 也不認為自己是完全的, 他們與普通人一樣, 只不過是一個蒙恩的罪人而己, 有些時候也可能被過犯所勝, 不過幸得蒙神的憐憫與赦罪之恩. 所以他們敬畏神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