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:
路11:5 耶穌又說、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、半夜到他那裏去說、朋友、請借給我三個餅.
路11:6 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、來到我這裏、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。
路11:7 那人在裏面回答說、不要攪擾我.門已經關閉、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.我不能起來給你。
路11:8 我告訴你們、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、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、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。
路11:9 我又告訴你們、你們祈求就給你們.尋找就尋見.叩門就給你們開門。
路11:10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、尋找的就尋見.叩門的就給他開門。
路11:11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、誰有兒子求餅、反給他石頭呢.求魚、反拿蛇當魚給他呢.
路11:12 求雞蛋、反給他蠍子呢。
路11:13 你們雖然不好、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。何況天父, 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。
1. 比喻的背景
* 起因
路11:1 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.禱告完了、有個門徒對他說、求主教導我們禱告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。
* 當時的處境:
- 出遠門: 整個巴勒斯坦都處在半沙漠地帶,陽光猛烈,地面溫度極高,出門時容易中暑。所以,等到太陽快要下山起行,因此,在半路需要投宿。
- 接待遠人: 古時,旅店並不普遍並昂貴。因此,接待旅客的民間習俗,後來成為猶太人宗教律法上的命令,並要為他們預備食物。
- 房屋結構: 貧窮的巴勒斯坦人房屋非常簡陋,只有一扇門和小窗,一道不及天花板的內牆隔開房子成了兩部份,較大住人,較小的白天成了貯藏室,廚房和廁所,晚上是家畜的住處。
2. 比喻的解釋
* 第一個論述
路11:5 耶穌又說、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、半夜到他那裏去說、朋友、請借給我三個餅.
路11:6 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、來到我這裏、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。
路11:7 那人在裏面回答說、不要攪擾我.門已經關閉、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.我不能起來給你。
路11:8 我告訴你們、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、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、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。
- 代求是一項神聖使命:朋友的需要
提前2:1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、禱告、代求、祝謝.
提前2:2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.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、平安無事的度日。
創12: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、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、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
創12:3 為你祝福的、我必賜福與他、那咒詛你的、我必咒詛他、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
- 代求者的心態:
=> 感同身受: 為別人的需要,施於援手的態度
=> 厚顏地:
> 原文直譯 “不顧羞耻地死纏“
> 英文Amplified Bible 譯作 shameless persistence and insistence 意即 代求是真情直接,不容易灰心,不容易放棄。
* 第二個論述
路11:9 我又告訴你們、你們祈求就給你們.尋找就尋見.叩門就給你們開門。
路11:10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、尋找的就尋見.叩門的就給他開門。
- 祈求: 向上帝祈禱時對衪的請求
- 尋求: 是人對終極物件或事物的渴求
- 叩門: 並非猶太釋經傳統中的慣用詞,是路加神學描述末世中上帝國同在的情景。
重點一: 主耶穌並非只在教導門徒禱告,衪更要讓門徒明白在末世中他們所要關懷的,第一是主禱文所提及國度的需要,第二是在上帝國度中聖靈的工作。
重點二: 主耶穌用現在命令式 present imperative, 表示要求被命令者做一種繼續不斷的,或重複性的動作。主耶穌教導我們不住地禱告,直到上帝回答禱告為止。
* 第三個論述
第一個和第二個論述都強調門從要認真地,持久地,恆切地禱告。但你怎樣知道所求的乎合上帝的心嶄意?
又一次的paradox (不知怎麼辦) ?
路11:11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、誰有兒子求餅、反給他石頭呢.求魚、反拿蛇當魚給他呢.
路11:12 求雞蛋、反給他蠍子呢。
路11:13 你們雖然不好、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。何況天父、
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。
- 從父與子的關係看
例子: 餅和石頭,魚與蛇,蛋與蠍子,兒子所需要的東西,你會用不適合之物去傷害他嗎?
路11:13 你們雖然不好、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。何況天父, 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。
重點: 或許我們求錯,天父也不會給錯。
- 從聖靈與我們的關係看
路11:13 你們雖然不好、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。何況天父, 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。
保羅的教導:
羅8:26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、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、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、替我們禱告。
重點: 天父是那位將聖靈給求衪的人,是讓聖靈在他們的生命中工作,知道天父正是那位超越自己慈憐的那一位。更重要的,禱告不是改變上帝來滿是一己的私欲,乃是改變我們自己來符合天父的旨意。
結論:
聖靈能夠讓我們明白上帝的旨意。因此,當我們祈求時,不但要真心誠意,並要認清禱告不是改變上帝的主權,來滿足我們的欲望,禱告是一個讓上帝改變我們,來配合衪的計劃的過程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